•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杨凌:“五联一抓”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独家

2023-06-21 20:37:32 来源:杨凌融媒体中心
六月的杨凌乡村,生机勃勃、产业兴旺。

这里正立足发展现代农业“国家队”定位,紧盯“全面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目标,不断优化政校企“五联一抓”新机制,大力实施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揉谷镇金银花基地,一簇簇金银花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村民们站在金银花海里收“金银”;

五泉镇彩色小麦功能农业试验田里,122个彩色小麦系圃材料、8个示范品系,顺利通过极端天气,喜获丰收;


(资料图)

……

这个夏天,在中国农科城杨凌的希望田野上,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特色现代产业新画卷跃入眼底。

产业是乡村振兴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

6月13日,杨凌示范区召开2023年乡村振兴暨“五联一抓”工作会议,号召全区上下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以干部敢为带动部门(单位)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奋力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的杨凌样板,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杨凌力量。

时针回拨,2022年4月,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党委联合印发《校企协同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建立起“专家联产业、科研联生产、企业联市场、部门联政策、党员联群众、书记抓典型”的工作机制,拉开了群众为主体,包抓工作队真联真抓、心联实抓、常联常抓、久久为功,“五联一抓”推进乡村振兴的序幕。

这一年多来,示范区上下一心、攻坚克难,以“五联一抓”工作为抓手,将政策、人才、技术、资源等“势能”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杨凌模式”。

田西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势头良好,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0万元;

王上村三产融合成效显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3万元;

新集村葡萄种植产业已向新品种培育、育苗、葡萄酒加工、田间套种魔芋等多元化发展,村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

姜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景观造型树和甜柿子种植示范基地,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160万元……

“太秋甜柿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技术门槛高,经济收益可观。我们一期51亩,今年已经开始挂果,量产后产值可以达到1000多万元。” 揉谷镇姜嫄村党支部书记马战科说,“五联一抓”工作开展以来,姜嫄村抢抓机遇,结合本村实际和特色,紧紧依托西农大林学院的技术支撑,在揉谷镇政府、杨凌宏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杨凌两级住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太秋甜柿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如今,看着眼前设施大棚里一颗颗挂在枝头的小柿子,马战科喜不自胜。

“姜嫄村有苗木种植的基础和优势。今年,我们重点围绕‘造型苗木和太秋甜柿种植两大板块,发挥我们林学院的科技优势,在苗木选育、品种多样化以及造型特色化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把太秋甜柿和造型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姜嫄村“五联一抓”工作队队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书记、院长黄明学说。

新集村有着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新集葡萄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杨凌两级人社局、杨凌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抓工作队驻村以来,整合各方资源,从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种植设施改善、培养专业化技术服务队伍等方面入手,对新集村葡萄种植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指导,葡萄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葡萄售价每斤由1.9元提升到4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21年的26857元,增长到30000元,村集体经济由2021年的10万元,增长到5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葡萄酒学院将针对自村子的基本情况,来设计下一步精准发力的一些路径和方法。比如说,我们新集村,就应该谋划未来用什么样的新品种来继续保持新集葡萄产业的发展优势。同时,对葡萄的下捡果、残次果怎么样把它利用好,用学院的技术优势,开发一些鲜食葡萄来酿造的葡萄酒,来延长产业链,确保村民收入稳步提高。”新集村“五联一抓”工作队队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党委书记郭建东说。

……

这一年多来,由西农大、杨职院和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驻区企业以及杨凌两级部门组建的53支联合包村工作队、8个专家服务团和协会,5600多名专家、师生活跃在田间地头,结合各村特色,从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容村貌提升、群众收入增加、党建引领、花园乡村建设等方面发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数据最具说服力:

2022年,杨凌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41个、占比超过60%,其中过百万元的村(社区)5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社区)6个、10万元至50万元的村(社区)30个;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61元、增长6.5%;高品质打造花园乡村10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7个。

2022年,杨凌启动实施了“1123”工程,建成良种试验示范基地12000亩、经济林果示范基地4100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1500亩。统繁统供小麦良种18万斤,西农511、伟隆169品种的优质稳产特性得到充分展示。其中,良科种业创建“吨半田”233亩,种植的西农926小麦日前经过严格实测,创造了亩均1304斤的好成绩。

如今,在“五联一抓”工作组的强力推动下,各村产业特色更加明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层组织更加有为、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一批批特色鲜明、可复制、可推广的“杨凌模式”正加速形成。


记者:万英俊

编辑:赵桃子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商务部: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4.3% 猪肉批发价涨9.7%

    资讯2021-10-27
  • 商务部:上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 煤炭继续领涨

    资讯2021-10-27
  •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 第61集《1978年11月24日·小岗》

    资讯2021-10-27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868.8万剂次

    资讯2021-10-27
  •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战疫记:民众做好防控,生活未受冲击

    资讯2021-10-27
  • 恭城: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产品,“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资讯2021-10-27
  • 安徽:5年来追回外逃人员183人

    资讯2021-10-27
  •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开幕

    资讯2021-10-27
  • 甘肃兰州统一安排中小学线上教学 各学校“停课不停学”

    资讯2021-10-27
  • 内蒙古包头发生多车连撞事故 已致5死11伤

    资讯2021-10-27
  • 商务部:上周猪肉消费明显回升 零售价格止跌上扬

    资讯2021-10-27
  • 全方位提高供给质量 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讯2021-10-27
  • 坚持“六大保障” 构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资讯2021-10-27
  • 17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

    资讯2021-10-27
  • 俄卡马河畔切尔尼市一住宅楼天然气爆炸 5人伤亡

    资讯2021-10-27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与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资讯2021-10-27
  • 网易云课堂引进亚马逊AWS近百门IT类课程 向社会免费开放

    资讯2021-10-27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准备好了!

    粮食2021-10-27
  • 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在文莱开幕

    粮食2021-10-27
  • 高德车道级导航正式发布 覆盖全国超120个城市高速和快速路

    粮食2021-10-27

果品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
  • 冬奥故事会丨一图了解冬奥会历届奖牌
  • 同心筑梦向未来——写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
  • 外交部:美国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数字令人痛心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今日食品网 今日食品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Copyright © 1998-2015 by www.shipin.meiriwa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